PaperCheck论文检测机构    >    知识专栏    >    新闻资讯   >   李宏达:围绕技术、业务与人才培养,构建数字化校园新生态

李宏达:围绕技术、业务与人才培养,构建数字化校园新生态

发布于 2023-12-27 14:27:01

  近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李宏达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产教融合、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实践。

  中国教育在线:近期,国家各个层面在部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上政策连发、动作频频,您觉得推动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最大的难点在哪里?当下,我们的“产教融合”该如何走出新路?

  李宏达:我认为推动“产教融合”最大的难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如何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制定政策是一方面,但将政策付诸实践并确保其落地见效是更大的挑战。二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角色如何定位。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的角色至关重要。政府需要充当协调者、促进者,将产业需求、教育资源和职业规划有机结合,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国企和学校是产业和教育融合的关键参与者,作为此两者的主管部门——国资委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主导作用。三是产教融合的主体实施单位——企业与学校,如何寻找利益共同点,实现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互通和共享。

  那么,如何走出困境,找到“产教融合”的新路?对应我上面提到的三个难点,我有这样几个思考:

  一、在政策有效执行方面,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管机制,持续跟踪执行情况。

  二、在有关职能部门的角色定位方面,国资委应出台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的国有资产共享规则等制度,并提供资源支持;而教育主管部门则要确保教育质量和实际效果,提升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真正实现教育反哺经济发展。

  最后,在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企业与学校双方都应深入了解产业发展趋势,预测未来职业需求,为教育提供方向。强化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平台,企业依托该平台,充分共享校方的师资资源、实验室资源等,实现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与成本节约;学校依托该平台,充分利用企业的项目资源,转换成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的能力水平,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新一代信息技术一直是国家重点部署的领域。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学校有哪些布局和举措?如何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学校人才培养如何与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

  李宏达:首先我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基本情况。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商旅文创相结合,以信息技术和闽台合作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福建省教育厅进行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学校现有位于福州市区的龙腰校区、杜园校区以及位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国际旅游岛的平潭新校区,现有在校生1.75万人,其中留学生68人。

  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我们学校按照“产业分析、专业评估、整合资源、集群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主动对接福建省“六四五”产业体系中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中智能终端产品的开发与调试、智能终端产品的生产与制造、智能应用系统的集成与管理这三个重要岗位环节,围绕“信息、智能”特色,明晰智能终端-->智能制造-->智能应用-->智能服务的专业集群发展思路,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智能终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3个重点专业群,并结合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规划,发挥区域办学优势,服务平潭特色产业发展,构建具有“信息+”特色的电子商务、数字创意、数字媒体、智慧旅游、数字乡村建设等五个特色专业群。学校现有49个专业,绝大部分为数字技术相关专业,为数字福建建设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培养信息和人工智能类德技并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具体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通过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三维度三递进三平台三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专业培养体系:界定“学习力、技能力、素养力”三维技术技能人才模型,规划“植入-强化-提升”三层递进式人才培养路径,创设“学生工作室、大师工作室、双创基地”三个人才培养平台,实施“岗课融合、赛教融合、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举措,较好地实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具体来说,一是加快传统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加强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增加学生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培养目标,动态调整专业设置,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删减不合时宜的老旧课程,增设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新课程。

  二是落实好国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确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内容的课时和教学质量,转设成立通识教育学院,设立数字素养教研中心、人工智能工程中心,建设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应用场景体验中心,开设人工智能概论、元宇宙概论等课程。

  三是推进大数据、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推广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打破课堂边界,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方面,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与产业岗位要求相匹配,这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前提。

  一是提升专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度与贡献度。根据福建省“六四五”产业体系和大力发展“四大经济”的战略部署,重点培育一批与数字化产业(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数字化(工业互联网、智慧旅游等)等领域新兴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集群,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强国家、省级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力度,实现专业与区域之间的融合发展。

  二是强化专业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融合发展。联合福州软件园、福州高新区等产业园区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和普通本科高校等,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完善校企资源投入、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的合作育人机制,形成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四方协同的命运共同体。建立共同体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动态展示企业用人需求、技术需求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及科研服务情况,自动分析数量以及质量匹配度,实现产教两端人才和技术供需的精准对接,推动人才、技术、资源、服务的全方位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三是校企共同推进“三教”改革。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出台有关管理办法,明确各方职责及考核办法,避免“走过场”。组织教师参与企业具体的生产、科研及管理环节,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校企共同组建混编教师团队,将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师融合,推进“教师”改革;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将企业真实项目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与相关联的知识技能融合,对接产业更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推进“教材”改革;加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方法与工作过程对接等,实施项目化、模块化教学,实现教学与生产之间融合发展,推进“教法”改革。

  中国教育在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您认为,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什么?学校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上有哪些举措?如何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数字化人才?

  李宏达: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在教育环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上,以数字信息为基础设施和支撑工具,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新生态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最大化地建立人、技术、教育实践之间的整体平衡与和谐关系,推动教育模式与业态创新,通过教育组织变革来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支撑教师与学生更高层次的生命成长。

  那么,转型过程的关键在于构建数字化校园的新生态,包括校园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校组织和公共服务的全方位数字化转型。此外,还需要明确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包括创新认知、顶层设计、组织管理、应用驱动、持续改进这五个方面。

  具体来说,就是要提高数字化转型的认识水平,加强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建设规划,按照“应用为王、需求导向、成熟先上、安全保障”的要求,明确学校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任务,确实做到组织到位、资金到位、人员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通力合作,全面落实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发挥信息技术的创新潜能,突破职业教育关键环节的难题与困境,以实现教育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个性化,全面提升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经历五个阶段。首先是部门局部信息化应用尝试的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二是机构整体应用与整合的数字化转型应用阶段,三是业务流程服务化重构的数字化转型融合阶段,四是未来学校组织变革的数字化转型变革阶段,最后是智慧教育服务新生态的数字化转型创新阶段。

  具体到我们学校,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主要是围绕着数字化转型的三大要素,即技术、业务与人才培养这三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首先,在技术层面,我们完成了以下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一是管理数字化。与教育部数据中台对接,优化学校数据标准字典,全面开展应用系统建设与融合,尽可能覆盖校务的方方面面,争取十四五期间完成管理数据的采集工作,形成校务大数据决策支持,提升行政治理效能,实现精细化管理。二是环境数字化。部分区域搭建物联网环境,实现设备管控,采集环境数据,构建数字孪生校园,实现智能化服务。三是教学数字化。包括改造智能教室,建设仿真实训环境,采集教学过程数据,为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夯实基础并积累数据,实现混合教学、泛在学习、个性化学习。

  其次,在业务方面,我们以建设国家级、省级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工作为契机,构建数据中台治理模式,搭建数据开放平台、低代码开发平台、人脸识别数字基座,强化数据应用及可视化工作,对教务、人事、学生、财务等各部门的业务流程业务梳理和流程再造,以“师生好用”为目标,建立起流畅的信息链,实现“一站式”办结。如学生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汇聚所有与学工业务相关的应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该平台能便捷地使用从入校、在校到离校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服务;人事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以服务观念统领,构建教职工全员库和全员服务体系,实现教职工招聘、入职、在职、离校全周期业务信息化管理。

  最后,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进行了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尝试:一是专业的升级改造。做好专业建设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增强专业的适应性。二是信息素养的提升。我们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此外,持续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教学资源平台,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三是建设虚拟仿真课程开发环境及开发平台。普及推广虚拟仿真教学,转换教学模式,并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大数字资源的使用力度。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阅读量: 93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客服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