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Check论文检测机构 > 知识专栏 > 新闻资讯 > 各区交流轮岗机制已初步形成,北京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取得积极成效
各区交流轮岗机制已初步形成,北京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取得积极成效
发布于 2023-03-09 17:30:28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统筹协调、科学谋划,按照先行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开“梯次推进”策略,深化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工作。
2021年9月完成了第一批东城、密云两个区试点,2022年2月完成第二批西城、海淀、朝阳、大兴、门头沟和延庆六个区试点,2022年8月全市全面推开,并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有力推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北京市紧紧围绕着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的总目标,通过深化学区、教育集团和城乡学校共同体改革,实现学区制、集团化、城乡一体化管理覆盖到区域内每一所学校,着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书记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按需轮岗,着力推进教师全职交流轮岗和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优化干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让城区、名校优质干部教师向一般学校、乡村学校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由单体学校的供给向学区供给、教育集团供给、区域供给转变,拓展优秀干部和高质量教师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整体推进校内教育提质增效,缩小了区际、校际教育资源的既有差距,增进了学生的学习实际获得感和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
例如,东城区建立了“区管校聘”管理体制,干部教师完成了由“学校人”向“学区人”再向“系统人”的转变。建立了47对深度联盟、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条优质教育资源带和7个教育集团。一年来,共选派3236人进行交流轮岗,占符合交流轮岗条件干部教师的65%,推进“龙头校”与“成员校”一体化管理,共同教研、同址上课,逐步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优秀干部与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整体提高教师队伍水平,缩小区域内、校际间教育发展差距,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实现“人人有学上”向“人人上好学”转变。
密云区的交流轮岗工作推动教师从“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各校师资结构得到优化,全区实现教师动态管理与调配,教师在全区内根据需求流动。教师学历层次、年龄结构、职称比例趋于合理。
有效对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
北京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坚持需求导向,突出教师交流轮岗的计划性、精准性、时效性。各区在推进过程中,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符合交流轮岗条件干部教师的基本情况、管理与专业优势,同时了解义务教育学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的需求,在学区、教育集团和全区层面形成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的供需报表,建立干部教师资源供需台账,统筹协调、精准匹配交流轮岗干部教师,确保每所义务教育学校都有机会获得至少一个学区(教育集团)的教育资源支持,合理确定交流轮岗干部教师、流向岗位、交流轮岗方式与周期、预期目标等内容,制定干部教师交流轮岗计划,形成具体实施时间表,设计针对交流轮岗过程与效果的跟踪调研评估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切实保障交流轮岗干部教师到岗到位。
例如,海淀区运用大数据平台,智能化分析,精确诊断薄弱学科等需求信息,坚持按需定岗、按岗选人,明确交流的岗位需求,通过精准匹配,实现真需要、真交流、真有效。
西城区北京小学李明新校长担任青年湖小学校长,选派两名干部分别担任党支部书记和执行校长,选派4名骨干教师指导学科组建设,创新优质校校长组团任用的方式,解决了青年湖小学领导班子配备的实际需要。
全面助力教师自主发展
突出以教师为本,统筹考虑干部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意愿、学校发展的需求等因素,注重促进了教师在学科、知识结构、教学经验、年龄上的结构性更新,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自觉性和教育服务属性,将交流轮岗作为提升干部教师专业能力,丰富经验阅历,扩大社会影响力、社会贡献度的有效途径,深入调研分析干部教师交流内在动力等,激发交流轮岗的内驱力。
在推进过程中,明确交流教师的预期目标和关键任务,对交流教师进行过程化管理,有助于让真正合适的干部教师流入真正需要的学校,自下而上调动教师和学校对于交流的积极性,切实保障交流干部教师在流入学校作用的发挥。
例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王欢校长交流轮岗任革新里小学校长,史家教育集团内24位干部教师参与到革新里小学的交流轮岗工作中,将史家胡同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现代学校文化和办学经验迁移转化到革新里小学,促进革新里小学教师育人理念与教学效果、学校发展内生动力与服务水平、学生学习自信心与效果整体提升,赢得了周边百姓的高度认可,原住居民回流,新学年增招1个教学班,这是百姓对学校信任、对惠民政策支持的最直接表现。
密云区穆家峪小学交流教师、本校教师快速成长,60%教师参与市区级展示交流活动并获奖,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近四分之一,部分已走上学校领导岗位。
不断完善支持保障机制
干部教师交流轮岗过程中,各区结合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区委编办、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提供政策支持,统筹编制管理,改进岗位管理办法,改进公开招聘方式,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有效破解制约交流轮岗的制度性难题。
例如,朝阳区探索按照生均拨款,加强编制资源统筹,引导编制和实有教师资源超配学校向不足的学校流动。
密云区把交流轮岗经历作为职称评审标准条件、评优评先优先考虑,设立专项资金对优秀交流轮岗教师进行奖励。
怀柔区实施了交流轮岗工作与学校编制管理、绩效工资改革相关联的机制,缺编单位按照人均标准的20%适当核增绩效工资,超编单位超出的人数按一定比例核减绩效并逐年递减。
丰台区建立奖励性绩效,用于校际间绩效差距的补贴,减少交流轮岗对教师收入的影响。
大兴区实行严重超编单位按照不低于本单位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20%的比例交流轮岗,超编单位按15%的比例交流轮岗,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
超过九成参与交流轮岗的干部教师整体认同度高
数据统计,全市参与交流轮岗干部教师占符合交流轮岗条件干部教师总数的比例超过四成。其中:全职交流轮岗干部教师占参与交流轮岗干部教师总数的比例超过五成;参与交流轮岗的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占参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比例超过四成。各区交流轮岗机制已初步形成。
从跟踪评估效果看,超过九成参与交流轮岗的干部教师对交流轮岗整体认同度高、适应性强、与新工作单位的同事交流顺畅程度高;超过九成的骨干教师认为交流轮岗开始后“自己在职业发展上有了新的收获”“能促进教师职业更快的发展”“感受到更大的职业成就感”“为新的工作单位带去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新的工作单位带去了新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新工作单位的学科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优秀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助于提升家长对学校师资的满意度”。实现了教师成长、学校服务水平和学生的实际获得得到同步发展。
来源:首都教育
阅读量: 1063